
煤炭倉庫進入環保智能時代 ——中成空間“工業氣膜3.0”旋風登陸第十四屆鄂爾多斯煤博會
標簽:
綠色能源,科學發展;減少揚塵,降低污染。
近幾年來,這句話對于中國煤炭企業的經營者而言,絕不是品牌包裝和形象公關,而是攸關社會的頭等大事,在各地政府、環保部門、能源組織頻繁印發的《鐵腕治污攻堅行動計劃》和《環保型儲煤場建設整治實施方案》中,時間、節點、要求都已明確,區域內所有煤場必須完成密閉建設工作——時代在前進,經濟在發展,能源型企業的效益,不再局限于經濟指標的高低,更加注重環境、資源、人類的共生共榮,換句話說,藍天、白云、好空氣、優質水源、新鮮食物、可持續發展的清潔能源、以美好人居環境為底線的生產經營模式,更符合新時代發展的主旋律。
正所謂,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。煤炭行業作為率先采用氣膜封閉煤倉的先行者,一方面,是環保政策使然,同時也是自身與時俱進,敢于作為,大幅地節能降耗、控噪降塵、減排控污的杰出表現。事實上,和傳統鋼混結構建筑相比,氣膜建筑具有造價低、施工周期短等優勢,在國內越來越受歡迎。據統計,目前國內的氣膜建筑近500座,其中,氣膜封閉煤倉占65%。
2016年至今,我國的產煤大省如山西省、河北省、山東省、河南省、陜西省等,紛紛加大對煤炭產業的理治整頓,明確要求產煤企業對煤場進行封閉。在此背景下,采用氣膜對煤場進行封閉的案例,便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;僅2018年,就有平煤集團、潞安集團、河北建投、龍鋼集團、漳澤電廠、西山煤電、勝利油田、萬龍建設等多家大型煤炭集團企業,幾十個煤場封閉項目,進入緊張有序的建設進程之中。
六天后,中成空間智能技術有限公司,將帶著“工業氣膜3.0系統解決方案”,空降第十四屆鄂爾多斯國際煤炭及能源工業博覽會。屆時,參觀者將全方位領略“天下煤倉,氣膜智造”的環保魅力,以及4項專利技術、19年膜結構行業經驗、140米世界超大跨度紀錄、65萬平方米年均建設面積、多項世界首創的核心技術和國內最新的工程案例,見證新材料、新技術、新工藝和科技智能設備在氣膜煤場封閉中的精彩表現。
看視頻,了解氣膜建筑最新案例;玩VR,感受工業煤倉酷炫航拍。美麗中國夢,人間四月天,熱愛環保事業的你,與“中國新一代智能氣膜先驅者”親密接觸,只差一個“煤博會”的距離。
2019年4月16日-18日,鄂爾多斯國際會展館 C館8號展位,我們不見不散!